集灵台·其一
张祜〔唐代〕
日光斜照集灵台,红树花迎晓露开。
昨夜上皇新授箓,太真含笑入帘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,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。
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箓,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。
注释
授箓:道教仪式。道教正一派道士只有在授受符箓之后,才能名登天曹,有道位神职。授箓的意义是:“戒除情性,止塞愆非,制断恶根,发生道业,从凡入圣,自始及终,先从戒箓,然始登真。”
太真: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,住内太真宫。
评析
这首诗讽杨玉环的轻薄。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,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,号太真,后来大加宠幸,进而册封为贵妃。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,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。并指出贵妃在这时“含笑”入内,自愿为女道士,配合默契,掩人耳目,足见其轻薄风骚。
创作背景
这两首诗是为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而创作的,此诗为其中之一。据《旧唐书·杨贵妃传》记载:“太真有姊三人,皆有才貌,并封国夫人,大姨封韩国,三姨封虢国,八姨封秦国,并承恩泽,出入宫掖,势倾天下。”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萧涤非 等·唐诗鉴赏辞典[M]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
简析
《集灵台·其一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此诗讽刺唐玄宗夺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为己有的丑事。诗的首句说旭日的光辉斜照着集灵台;接写娇艳的花朵迎着晨露含苞开放,描写了华清宫周围美丽的景色,也暗喻杨玉环的得宠;后两句讥讽尖锐,指出贵妃在玄宗新授道箓时“含笑”入内,自愿为女道士,与其配合默契,用假象掩人耳目,足见其轻薄风骚。全诗风格含蓄委婉,似褒实贬,欲抑反扬,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,艺术技巧颇为高超。
张祜
张祜(hù)(792年-854年), 字承吉,唐代清河(今邢台市清河县)人,诗人。家世显赫,被人称作张公子,有“海内名士”之誉。早年曾寓居姑苏。长庆中,令狐楚表荐之,不报。辟诸侯府,为元稹排挤,遂至淮南寓居,爱丹阳曲阿地,隐居以终。张祜的一生,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。“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”,张祜以是得名,《全唐诗》收录其349首诗歌。 351篇诗文 50条名句
山中与裴秀才迪书
王维〔唐代〕
近腊月下,景气和畅,故山殊可过。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,辄便往山中,憩感配寺,与山僧饭讫而去。
北涉玄灞,清月映郭。夜登华子冈,辋水沦涟,与月上下。寒山远火,明灭林外。深巷寒犬,吠声如豹。村墟夜舂,复与疏钟相间。此时独坐,僮仆静默,多思曩昔,携手赋诗,步仄径,临清流也。
当待春中,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,轻鲦出水,白鸥矫翼,露湿青皋,麦陇朝雊,斯之不远,倘能从我游乎?非子天机清妙者,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。然是中有深趣矣!无忽。因驮黄檗人往,不一,山中人王维白。
太行路·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
白居易〔唐代〕
太行之路能摧车,若比人心是坦途。
巫峡之水能覆舟,若比人心是安流。
人心好恶苦不常,好生毛羽恶生疮。
与君结发未五载,岂期牛女为参商。
古称色衰相弃背,当时美人犹怨悔。
何况如今鸾镜中,妾颜未改君心改。
为君熏衣裳,君闻兰麝不馨香。
为君盛容饰,君看金翠无颜色。
行路难,难重陈。
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年苦乐由他人。
行路难,难于山,险于水。
不独人间夫与妻,近代君臣亦如此。
君不见左纳言,右纳史,朝承恩,暮赐死。
行路难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间。